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随笔.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随笔. Show all posts

Sunday, 30 January 2011

《劝学篇》

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很聪明,算数比班上大部分人都好;一起玩耍的同龄小孩中,象棋我从来没输过,一段时间甚至忘乎所以,以“天才”自称。年十三到了新加坡,令我出乎意料。英语听不懂,课跟不上,与同学无法交流。受了这打击后发奋图强,两年后情况大有好转,不过又开始得意忘形。东林并不是什么顶尖学校,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觉得也不太碍事。升学时出了很多状况,可以说是第二次打击,但这次不太一样。国初里多才多艺的人不在少数,我这井底之蛙突然感到十分无用,为什么别人能这么有效的利用他们的时间?我尽力弥补前几年的无所事事,效果终究有限。到了剑桥,这种自卑心理得到了另一种的升华。我可以说是虚度了二十多年的光阴,一无所成,能力有限是一方面,对事情认识的不够清楚是更大的障碍。

荀子的《劝学篇》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有时候可能一辈子也没出过自己的村庄,但是却有“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本领。原因在于他们对事情的好奇与关注,加上对世事和道理的认识,从接触的人中就能得到所有知识。反观现在信息科技这么发达,人们反而什么都不知道了。

每本书都有它的局限性。《劝学篇》鼓励人么好好读书,但在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观念已被淘汰。但我们可以从全方面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它的含义,取得“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效果。

Friday, 24 December 2010

《大学》

无意中在六大的实验室里翻到了一本关于《大学》的少儿入门书籍,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句话立刻与我产生了共鸣。不得不承认老祖先们对人生的哲理有了相当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几句话就把我昨天想说的东西给包罗概括进去了。人不静下来怎能有所得?如果我们的大脑退化到不能集中精神,何谈虑?

我们这些现代人没有去学习这丰富的宝藏,反而整天追求着无数虚假的东西,同时抱怨着生活多么不美满。就算自己没能力禅悟人生之道,听听这些大思想家的见解应该让我对种种事情有更清楚的认识。

《大学》又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没有知识的话,是会被淘汰的。

Monday, 22 February 2010

当它漫天下起来的时候,你童年的回忆是否也随之涌入,占据了你整个大脑?你是不是想张开双臂,来拥抱大自然的赏赐?这种回忆或激情应该能令不少诗人和作家们为雪写下不朽诗篇。可相比之下,关于雪景的诗句只是聊聊无几。人们似乎更关心春的萌芽,夏的欢乐,或秋的丰收。雪,于寒冷的冬天联系起来,似乎得不到同样的重视。就在当今发达社会,它的降临意味着“机场关闭”,“公路堵塞”,“某某地冻死了几个人”。这些负面报道就算没把“死神”的帽子给它扣上,瘟神是绰绰有余了。

白色代表纯洁。这种品质在世上可谓稀有,人们会用千万两黄金来换取,但大自然却无私的奉献了这么多。它洗涤了空中的浊气,掩盖了一切肮脏,汇入了河流,浇灌了田野。仔细想一想,我们个个都负债累累,但我们拿聪明和智慧来回报了吗?

都说看景不如听景,听雪可是远远不如看雪,再好的描写或照片只不过是盲人摸象。雪自身可成一景。任何不值一提的事物被雪光顾了后,好像是被马良的神笔碰过一样,突然活了起来。打雪仗,堆雪人,这些与雪的互动不乏乐趣。欣赏雪花飘落时的优雅,估计树上、屋顶上的积雪的厚度,这么无聊的事情,都变得那么有魅力。

这次欧洲大陆的雪是我记忆以来最大的一场。漫天漫地,都是苍茫的白,走到哪里都有的嘎吱嘎吱的声音。我突然又这么爱雪,爱它的一切。

瑞雪兆丰年。祝大家新年万事如意。

Sunday, 14 September 2008

中秋遐想

早总觉得该写点东西了,可是一直静不下心来斟酌这些字句。今天望着一轮明月突然心情澎湃,一股冲劲把我最近的心情都吐露了出来。

父母和弟弟三人在新加坡的四十多天给我带来了许多温馨与快乐,让我在一年半里第一次享受到天伦之乐。从兵营回到家之后,总是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也有人倾诉商量,更幸福的就是还有个两岁大的弟弟整天陪着我玩。生活终于又上了正常的轨道。

父母还是老样子,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大闹,而争吵的主题始终离不开“钱”。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夫妻相处之道?真爱只有从打骂中才能显现出来?虽然大多数是母亲在无理取闹,不过她顶多是在言语上占上风,而父亲看起来好像被欺负,可是行动上毫不让步。家里的格局是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我的小弟不再是襁褓里的婴儿了,全家人都得围着他团团转。而他呢,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就不停的缠着我。每天我刚进家门,他就会冲到门口,用他那含糊不清的声音喊我的名字,然后马上叫我和他踢球。后来羽毛球,推车,看照片,滑滑梯,搭巴士等活动也都上了他的节目表,而这些几乎全全由我负责,累的我连坐下来的时间都没有。我实在不明白像搭巴士这么惹人讨厌的事情在他看来竟然是这么的趣味无穷。

现在他们又都回去了。家里只剩四面墙,我又得开始发愁伙食,想要听到人们的笑声和说话声都有点困难。过去的一年里可以说是自由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没有汇报的必要。整天想着怎么拿到奖学金,怎么考上好大学,得到这些以后发现并没有高兴的一跃三丈,反而是这一个月里一事无成,生活上受到一定的约束,才是最开心的。人们都是脆弱的,不管是外表是多么坚强、冷漠的人,内心总是渴望关怀与温暖,越是独立的人越希望有人陪,因为他个了解寂寞的痛苦与无助。“是不是时候该找个女朋友了?”我问自己。别的不说,自己好歹也二十了,是时候找个伴了。又想到一年后又要飞到千里之外去读书,内心不免矛盾。这激烈的思想斗争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Wednesday, 13 February 2008

走出失败

在古代,人们被封建思想所迷惑;现在,人们一样是某种运作模式的奴隶。整个系统就像一个过滤器,只有符合条件,能成功地从洞中穿过去,才会被人尊敬。所以成千上万的人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得像狗一样钻了过去。剩下的那些过不去的就自然而然的被喻为失败者,纵然你有一身本领,也只好接受这无奈的现实。

失败常常是这样残酷的。不管是千百年前的科举,还是到现在的考试,这种淘汰系统是长存的,只不过是变了个形势,换了个名字。

失败是成功的影子,虽然没有它绚丽多彩,却保留其轮廓。如果你失败了,你已经看到成功的影子了,千万不要气馁。就如五月天的“倔强”的歌词。

“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眼前一切如常。该睡得都睡了,在陪我熬夜的人们借着灯光做着自己的事情。我体会到,这个世界,是不不会为一个人的失败而有所改变,而无数的失败造就了这整个世界。

Sunday, 3 February 2008

失败

我失败了。更确切地说,我进入了失败的身体,因为我清楚地感受着失败的一切----他急促的心跳,他颤抖的双手。

事情是这样的。

放假前在准备考试之暇,我在盘算着假期里做些什么,除了休息玩耍,也计划专心学习点数学。可是,假期已过半,我整天不是与喧杂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为伍,就是在外逍遥自在,根本无暇顾及在‘小憩’的数学课本。我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法餍足的,但我对于现状的执著是一副更有束缚力的枷锁,似乎永远牵制了我追逐改变的动力。

那天下了大雨,伫立在牖前叹息。一阵阵微风吹过,猛然觉得骆驼祥子和我有相同之处。曾经是抱负不凡的青年,妄想着在各自的圈子里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结果都失败了,成为懦夫,跪在地上偷生。不同的是祥子是一个硬汉子,它是受到腐败的环境的迫害,而我,骨子里的决心都已经腐烂了。

在一个失败者的眼里,空气里是充满了黯然之气而饱和,风更告诉我要闪开,因我已无力抵挡风的力量。失败是希望的蹂躏者。他用硬爪似的双手,掐着希望的脖子,就像我一样,希望喘不过气来了。

太阳下山许久,我还痴痴地望着窗外,希望霎那间他又回来,用千万负的光亮,为我点亮希望之光。

我望着那些陈列在书架上的书,一脸的无奈,心里想拿一本翻来看看,可是手刚伸出去,就缩了回来。封面用强烈的眼光瞪了回来,因为他们想被翻阅的那炽热的心被我这个主人给冷却了。我败给了自己,它们无法进他们的责任来开导、鼓励我。这失败不仅是我单单一个人的悲哀,也是数不尽的书本看到了它们的葬身之地。他们已经牺牲了。